首页 资讯 > 内容页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检测语文试题(一)_环球快资讯

时间 : 2023-05-04 11:58:57 来源:柳栖士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相关资料图)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邓石如在谈及自己书法心得时说:“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这句话意在说明蘸墨挥毫书写的时候,必须同等重视字里行间虚白之处的价值,从而精心构造笔画与留白的相对位置,使得黑白相互映衬,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

一些学人认为“计白当黑”与“知白守黑”意义相同;其实加以深究,前者又有别样意味。“知白守黑”指运用留白来烘托笔墨,“黑”仍为主体;而“计白当黑”同等重视“白”与“黑”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的价值。计,指谋划、计算,在邓氏心中,谋划留白与运笔书写地位均等,而非一主一客,与“知白守黑”的意涵不同。

邓石如要求“计白当黑”,显然表明白与黑的价值同等,但是黑与白并非仅指普通意义上的黑色和白色,还指线条与留白。“计白当黑”是指通过线条与留白之间的调节和搭配衍生出二元对峙与融合,从而令人获得别样的审美体验。这种独具匠心的手法和由此所产生的美学意蕴,广泛而深层次地体现在邓石如的书法、篆刻以及诗歌创作之中。

从书法艺术上来说,“计白当黑”表明书法笔画疏密呼应的重要性。邓石如说“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疏与密自然指“黑”与“白”相互之间空间的变化,一是在单字之中以笔画疏密表现空间布局的跳跃性与层次感,二是在全幅布局时不求字字黑白均匀,而是通过字与字之间在空间上的离合互动进而构成作品整体的和谐美。

《隶书至仁山铭轴》是邓石如的代表作之一,邓氏的这幅作品于隶书中参入篆意,整体线条刚柔相济。单个笔画较多的字注重密处取疏,如“鹤”“秋”等字密处笔画紧凑,却又在点画之间有意留出稀疏的地方;在全篇中还注意黑白空间的层次感,从而在形疏而神密、形密而神远之中寻求整体空间的平衡。

从治印风格上说,“计白当黑”又体现篆刻笔画空间转换的重要性。观邓石如的篆刻技法,一是阴阳黑白的互换,其实在刻印艺术中,阴文阳文的转换正是黑白空间的变化体现,阴文笔画为凹如白,阳文笔画为凸如黑,黑与白互为彼此,正是邓石如“计白当黑”论断的极佳诠释;二是刻印笔画的疏密,比如邓石如著名的“以介眉寿”印,前两字笔画偏少,后两字笔画偏多,如果按照正常笔法刻印,显然会右疏左密,造成不平衡之感。而邓石如在篆刻中不仅注意笔画贯通,将四字视为一体,也将留白与笔画视为一体,造就了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

从诗学审美上说,“计白当黑”的“白”可以理解为虚意,“黑”指实写,可以理解为眼前之景。诗中的“计白当黑”也就是以虚代实、因虚得实。前人大多只知邓石如工书善印,其实他的诗歌创作也能别开生面,并在诗篇中观照出“计白当黑”的价值取法。

(摘编自史哲文《“计白当黑”:邓石如的书、印、诗》)

材料二:

中国画十分讲究“计白当黑”。“计白当黑”可谓国画章法的一个经典。在这里“白”可以看作“无”,“黑”可以看作“有”。人们都知道“有”的用处,却忽略了它的反面“无”的作用。其实,“无”含藏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也就是它蕴含着无限的“有”。清代画家华琳在《南宗抉秘》中说:“白即纸素之白,凡山石之阳面处,石坡之平面处,及画外之水天空阔处,云物空明处,山足之杳冥处,树头之虚灵处,以之作天、作水、作烟断、作云断、作道路、作日光,皆是此白。夫此白本笔墨所不及,能令为画中之白,并非纸素之白,乃为有情,否则画无生趣矣。然但于白处求之,岂能得乎!”也就是说,“白”是指画纸之质地,但是在绘画作品中,可将其置于有“形”之境,与画面中的主题素材相互补充,成为绘画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清代笪重光云:“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景。”无画处正是画的“白”,“白”能无形地诱发人们的想象,创造美妙的艺术境界。“白”就是画中没有笔墨着色处,是书法上的“布白”,是音乐中的“弦外之音”,是文章中的“言外之意”。“白”在衬托了画面主体的同时扩大了画面的意境,可谓形象的延续。宗白华在《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中对中国画的空间表现和舞台空间表现作了类比,他认为中国舞台的表演方式和中国绘画的表现方式是相通的,在舞台布置上“不需借助实物来显示空间”,恐怕“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排除了累赘的布景,可使无景处皆成妙境。

“计白当黑”这种构图形式的基本特征是在部分可视形象之外大面积地留白,作者通过对可视图形的高度概括,然后匠心独运地使可视的实体图形与画面上的留白空间产生一种内容与形式上的紧密联系,力求“无画处皆成妙境”,使观赏者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想象补充画面上留白处隐藏了的形象内容。

(摘编自王祖刚、邓晓红《中国画构图中的“计白当黑”》)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计白当黑”与“知白守黑”含义有别:后者指运用留白来烘托笔墨,“白”为客,“黑”为主;而前者指谋划留白与运笔书写地位相同,无主客之分。

B. 在邓石如看来,黑与白并非指黑色和白色,而是指线条与留白,通过线条与留白之间的调节和搭配,令人获得特别的审美体验,产生独特的美学意蕴。

C. 《南宗抉秘》中既说“白即纸素之白”,又说“并非纸素之白”,看似矛盾,实际所指不同,后 者是说画中“云断”“烟断”等景象之“白”已融入画境。

D. 宗白华认为中国舞台的表演方式和中国绘画的表现方式有相通之处,舞台布置可不借助实物来显示空间,就像中国画中留出大面积空白一样。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邓石如的书法名作《隶书至仁山铭轴》单字均注重密处取疏,章法注重“形疏而神密、形密而神远”,体现出他“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的书法理念。

B. “以介眉寿”是邓石如创作的一方阴文印章,在该印章中,邓石如并未采用正常笔法刻制,而是注意笔画贯通,将四字融为一体,打破了右疏左密的平衡。

C. “计白当黑”中的“白”,不仅指中国画中的留白,书法中的“布白”,还可以进一步延伸到其他门类,如指音乐中的“弦外之音”,文章中的“言外之意”。

D. 一幅中国画成功运用“计白当黑”的构图形式,会给观赏者带来深刻的审美体验;反之,能给观赏者带来深刻审美体验的中国画,一定有“计白当黑”的特点。

3. 下列古代诗歌中不能体现“计白当黑”特点的一项是( )

A.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

B.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C.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D.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汉乐府《陌上桑》)

4. 请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为什么说“计白当黑”中的“白”在中国画中含藏着无限的生机?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

【答案】1. B 2. C 3. A

4. 围绕邓石如“计白当黑”的观点,辨析了“计白当黑”与“知白守黑”意义的不同,采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从邓石如的书、印、诗方面横向展开,对“计白当黑”所产生的审美意蕴进行阐释。

5. ①“白”与画面中的主题素材相互补充,成为绘画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②“白”能无形地诱发人们的想象,创造美妙的艺术境界;③“白”在衬托了画面主体的同时扩大了画面的意境,可谓形象的延续。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黑与白并非指黑色和白色,而是指线条与留白”理解错误,原文说的是“并非仅指普通意义上的黑色和白色,还指线条与留白”。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单字均注重密处取疏”扩大范围,原文说的是“单个笔画较多的字注重密处取疏”。

B.“阴文印章”错误,应为阳文印章;“右疏左密的平衡”错误,右疏左密是一种不平衡的状态。

D.“能给观赏者带来……一定……”表述绝对化。“计白当黑”的构图形式只是给观赏者带来深刻审美体验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A.以议论入诗,明确总结了战斗经验,不能体现“计白当黑”特点

B.通过对话表现隐者,隐者没有直接出现。

C.除了第三句,其他三句分别从触觉、视觉和听觉的角度侧面表现夜雪。

D.罗敷没有直接出现,而是通过行者和少年的举动表现罗敷。这三项大致从虚处落笔,侧面表现主体(实体),能够体现“以虚代实、因虚得实”的“计白当黑”的特点。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开头“邓石如在谈及自己书法心得时说……常计白以当黑……”围绕邓石如“计白当黑”的观点进行阐释和理解;

第二段“‘知白守黑’指运用留白来烘托笔墨,‘黑’仍为主体;而‘计白当黑’同等重视‘白’与‘黑’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的价值”辨析了“计白当黑”与“知白守黑”意义的不同;

第三段“‘计白当黑’是指通过线条与留白之间的调节和搭配衍生出二元对峙与融合,从而令人获得别样的审美体验”阐释“计白当黑”所产生的审美意蕴;

第四、五、六、七段具体分析阐释,“从书法艺术上来说,‘计白当黑’表明书法笔画疏密呼应的重要性”“《隶书至仁山铭轴》是邓石如的代表作之一,邓氏的这幅作品于隶书中参入篆意,整体线条刚柔相济”“从治印风格上说,‘计白当黑’又体现篆刻笔画空间转换的重要性”“从诗学审美上说,“‘计白当黑’的‘白’可以理解为虚意,‘黑’指实写,可以理解为眼前之景。诗中的‘计白当黑’也就是以虚代实、因虚得实”采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从邓石如的书、印、诗方面横向展开,对“计白当黑”所产生的审美意蕴进行阐释。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结合“‘白’是指画纸之质地,但是在绘画作品中,可将其置于有‘形’之境,与画面中的主题素材相互补充,成为绘画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可知,“白”与画面中的主题素材相互补充,成为绘画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结合“无画处正是画的‘白’,‘白’能无形地诱发人们的想象,创造美妙的艺术境界”可知,“白”能无形地诱发人们的想象,创造美妙的艺术境界;

结合“‘白’在衬托了画面主体的同时扩大了画面的意境,可谓形象的延续”可知,“白”在衬托了画面主体的同时扩大了画面的意境,可谓形象的延续。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平凡的故事

草 明

“像这样的故事,在平原上真是平常得很!但是你知道,我挨女人骂,却是有生以来第一次。”那一天吴喜常微笑着对我说。

“你知道啦,我出生后半岁便死了母亲,我的姑姑把我抚养大;她是这样的一个人,她宁愿害两天病也不愿意骂我一句。十四岁,我便参加了红军,以后就很少机会接触女人了。”

吴喜常是一个高大的健壮的年青人,有着一对浓黑的眉毛和一双大眼睛。说起他的眉毛,活像老百姓常用的黑鬃毛牙刷,分两边斜斜地插在紧皱的眉心上;眼睛又严肃又紧张地老爱盯着远远的地方,叫人瞅着想起他打仗的时候,正是用这样的神气去对付敌人的。此外他还长了一个笑起来非常和气,又非常动人的嘴巴;亏得他有这样的一个嘴巴,不然的话,人们一定嫌他的相貌生得过于严厉,过于枯燥了。

他有着一般军事干部的习惯,不大谈到女人;但是他同时有着八路军的那种传统精神,要么不谈到女人,谈起来呢,却是那么自然、友爱,而且正直。他接着把故事说下去:

“敌人从交河县南下沿交富支路向我们的地区‘扫荡’,为了要正确地了解敌情,并且监视他的动向,我必得亲自在公路附近侦察。你知道啦,在平原上,我们做侦察工作和地方工作的,假如没有了脚踏车的话,我们的工作一定做得没有那样好。

“那时候,天才刚亮呢,城里冒着炊烟。还早呢,我心里想,骑在车子上来回兜了两个圈子,正要把望远镜往怀里揣的时候,便发现一股敌人正从公路的那边蠕动着向我这边来,我把脚按住了车子,眯起眼睛瞄了一阵子,于是把身子一偏,让车子带我往杨庄驶去。

“可是,我最后一次回过头去的时候,看见敌人的两个尖兵(一个日本兵一个伪军)已经尾追着我了,看看杨庄就在前面,老百姓正成群结队地携着小的,背着包袱往前面逃避。很快我把车子丢在地里,混在老百姓队伍里。为了便于监视敌人,我是走在老百姓的后头的。敌人,他知道这个规律,骑车子的多半是‘大大的八路’,所以那两个尖兵老跟着我,拼命在后头喊“老乡"。我呢,我觉得没有回答他们的必要,他们走快,我也走快,他们缓下来,我也缓下来。看看老百姓都往前面走得远远了,落在我后面的只有一个二十四五岁的青年妇女,她手里抱着一个岁把大的小孩,她跑得面红气喘的,显然是跑累了。

“我半回过头去探望后面的敌人的时候,她正焦急地望着我,好像她的疲乏没有什么关系,她和孩子的安全也没有关系,而最重要的是我怎样摆脱那几个尖兵去完成我的任务。她显然知道我是来侦察的。唉,她的目光是那么的仁慈,又那么的勇敢,叫我到现在还不能忘记。

“跟着,她在我的后面便开始大声对我骂起来了:‘看你这副冒失样子,把车子也丢了,你怕什么呀!还不赶快把孩子接过去,我要去解个手哩。唉,我的手臂快给压断了,看你还像个做父亲的!嫁给你真是倒半辈子霉……’

“她假装着妻子的样子热心地对我骂着,赶上两步,便把孩子递给我,并悄悄地轻声说:‘快把手枪给我,等我上地里去藏了,有我,你别怕。到杨庄村长那里,你认得他吧?’

“我把手枪和望远镜都给了她,接过孩子便继续往前跑,一面跑一面还听得她在后面骂。我偷偷回过头去望她,她正蹲在地上干她的埋藏工作。

“我到村长那儿,把事情的经过简单地告诉了他。不久,那年青妇女和原先的日本兵和伪军,和另外两个伪军也赶到了。嗬,好婆娘,她一看见村长,便当真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哭骂起来……村长一只手臂抱着小孩,用另一只手摸胡子,表示对年青人的争吵无可奈何的态度,拼命摇头叹气,村长的老婆是一个和善的老太婆,她捧了一盆水出来给我洗脸,并走近她的假女儿,轻轻打了她肩膀一下,假意骂道:‘看你这副刁蛮样子,只会骂人。怪只怪我从小娇纵惯你,你对,什么事都是你对啊。是了,你对……’跟着她老人家便向伪军解释,说我以前被‘皇军’捕过,给吓坏了,脑子至今还有点儿毛病。日本兵和三个伪军看见了这幕逼真的家庭假剧,只好相信了,懊丧地离开。敌人走了后,关上门,她深深地透了口气,然后放心地对我说:“你夜里到这里来,我还你手枪和望远镜。’

“我虽然第一次挨女人的骂,但是你知道,她的声音充满多么亲切的同志的爱啊!我一直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她的样子也很平常,只要到过冀中的人,就会看见过那样的颧骨满高,牙齿微微外露,满热情又满率直的长脸孔。”

吴喜常把故事说完了,像补充什么似的哈哈地大笑了两声,然后把嘴巴紧闭起来,在他那紧皱而又浓黑的眉毛,和他那严肃的大眼里,我了解他对那些勇敢、聪明的平原的人民,尤其是那儿的妇女,充满了敬佩和称赞。

他是八路军里面的勇猛、机警、率直和忠诚的战士典型中的一个。我注视着他,并且回想着他讲的故事,心里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有这样的好军队,自然有这样的好老百姓。有这样进步的老百姓,才能保得住他们自己的好军队。老百姓和他们自己的军队,原是分不开的。

1944年于延安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写八路军对女性友爱、正直,这种传统精神也是他们能得到妇女帮助的重要原因。只有军队与百姓同仇敌忾,才能彻底赶走日本侵略者。

B. 小说描写敌人“扫荡”时,老百姓成群结队地携着小的、背着包袱逃避的情景,仅寥寥数语,就已间接写出了日寇的野蛮凶残、伪军的为虎作伥。

C. 小说叙述一个二十四五岁的青年妇女主动假扮妻子,帮助吴喜常摆脱敌人的故事。青年妇女帮助八路军脱险,其中也有使自己脱困的意思。

D. 小说没有写年青妇女的名字,并且说她的相貌也很平常,跟冀中很多妇女脸孔相似,这样写可以使她的光辉形象更具代表性,更有普遍意义。

7. 关于文中“在村长家里演出逼真的家庭假剧”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村长对“年青人的争吵”摇头叹气,表示出无可奈何的态度,符合其长辈的身份。

B. 作者通过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等手法,将村长和村长妻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C. 村长妻子说吴喜常脑子至今还有点儿毛病,是为了掩饰他丢掉脚踏车等反常举动。

D. 年青妇女“深深地透了口气”,这一细节暗示了她之前的行动其实冒着极大的风险。

8. 小说第一段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9. 小说中年青妇女和吴喜常才是主人公,却安排“我”作为他们“故事”的听众和记述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6. C 7. B

8. ①照应题目。“像这样的故事,在平原上真是平常得很!”开门见山,直入小说主题。

②设置悬念。吴喜常“微笑着”讲述第一次“挨女人骂”的经历,出人意料,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9. ①从人物形象上说,可以通过“我”的视角,从侧面更好地刻画主人公吴喜常及八路军将士的外在形象,展示他们美好的内心世界。

②从小说主旨上说,可以通过“我”的议论,直接点明军民一家、团结抗日的主题,使小说主旨更为鲜明。

③从表达效果上说,可以通过“我”的叙述,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其中也有使自己脱困的意思”错误,根据原文“我半回过头去探望后面的敌人的时候,她正焦急地望着我,好像她的疲乏没有什么关系……她的目光是那么的仁慈,又那么的勇敢,叫我到现在还不能忘记”“她假装着妻子的样子热心地对我骂着,赶上两步,便把孩子递给我……到杨庄村长那里,你认得他吧?”可知,青年妇女很清楚,敌人的尖兵是紧盯着吴喜常的,与自己关系不大,参与进去很可能惹火烧身,但她为了帮助吴喜常摆脱尖兵,仍然冒着生命危险,义无反顾地假扮他的妻子,而没有使自己脱困的意思。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心理描写”错误,根据原文“村长一只手臂抱着小孩,用另一只手摸胡子,表示对年青人的争吵无可奈何的态度,拼命摇头叹气”“村长的老婆是一个和善的老太婆,她捧了一盆水出来给我洗脸,并走近她的假女儿,轻轻打了她肩膀一下,假意骂道:‘看你这副刁蛮样子,只会骂人。怪只怪我从小娇纵惯你,你对,什么事都是你对啊。是了,你对……’跟着她老人家便向伪军解释,说我以前被‘皇军’捕过,给吓坏了,脑子至今还有点儿毛病”可知,刻画村长和村长妻子的形象时,主要通过动作、语言描写,没有用到心理描写的手法。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根据题目“平凡的故事”,原文“像这样的故事,在平原上真是平常得很”可知,照应题目,开门见山,直入小说主题。

根据原文“‘但是你知道,我挨女人骂,却是有生以来第一次’那一天吴喜常微笑着对我说”可知,设置悬念,出人意料,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

根据原文“吴喜常是一个高大的健壮的年青人……人们一定嫌他的相貌生得过于严厉,过于枯燥了”“他有着一般军事干部的习惯……他接着把故事说下去……吴喜常把故事说完了”可知,从人物形象上说,可以通过“我”的视角,从侧面更好地刻画主人公吴喜常及八路军将士的外在形象,展示他们美好的内心世界。

根据原文“我了解他对那些勇敢、聪明的平原的人民,尤其是那儿的妇女,充满了敬佩和称赞”“他是八路军里面的勇猛、机警、率直和忠诚的战士典型中的一个。我注视着他,并且回想着他讲的故事,心里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有这样的好军队,自然有这样的好老百姓。有这样进步的老百姓,才能保得住他们自己的好军队。老百姓和他们自己的军队,原是分不开的”可知,从小说主旨上说,可以通过“我”的议论,直接点明军民一家、团结抗日的主题,使小说主旨更为鲜明。

根据原文“那一天吴喜常微笑着对我说”“他接着把故事说下去”“我了解他对那些勇敢、聪明的平原的人民,尤其是那儿的妇女,充满了敬佩和称赞”“我注视着他,并且回想着他讲的故事”可知,从表达效果上说,可以通过“我”的叙述,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绍遣其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沮授曰:“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绍不听。夏四月,曹操北救刘延,荀攸曰:“今兵少不敌,必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操从之。绍闻兵渡,即分兵西邀之。操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逆战。操使张辽关羽先登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而还绍军莫能当者遂解白马之围徙其民循河而西绍渡河追之,沮授谏曰:“胜负变化不可不详,今宜留屯延津,分兵官渡,若其克获,还迎不晚,设其有难,众弗可还。”绍弗从。授临济叹曰:“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济乎?”遂以疾辞。绍不许而意恨之,复省其所部,并属郭图。九月,曹操出兵与袁绍战,不胜,复还,坚壁。绍为高橹,起土山,射营中,营中皆蒙楯而行。操乃为霹雳车,发石以击绍楼,皆破。绍复为地道攻操,操辄于内为长堑以拒之。操众少粮尽,士卒疲乏,百姓困于征赋,多叛归绍者。操患之,与荀彧书,议欲还许,以致绍师。或报曰:“绍悉众聚官渡,欲与公决胜败。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且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今谷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者,以为先退则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操从之,乃坚壁持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曹操篡汉》)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操使张辽/关羽先登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而还/绍军莫能当者/遂解白马之围/徙其民/循河而西/

B. 操使张辽/关羽先登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而还/绍军莫能当者/遂解白马之围/徙其民/循河而西/

C. 操使张辽/关羽先登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而还/绍军莫能当者/遂解白马之围/徙其民/循河而西/

D. 操使张辽/关羽先登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而还/绍军莫能当者/遂解白马之围/徙其民/循河而西/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谏,规劝君主或尊长,使其改正错误;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的“谏”即此义。

B. “绍不许而意恨之”的“恨”与《归去来兮辞并序》“恨晨光之熹微”的“恨”含义不同。

C. 布衣,布制的衣服,指衣着俭朴,借指平民百姓,文中指袁绍的身份地位。

D. 十分居一即十分之一,这个分数在古文中也常被表示为“十之一”或“十一”。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荀攸认为,曹操要想解救刘延,需要以声东击西之策分散袁绍兵力,攻其不备。最终袁绍中了这个计策,曹操也解了白马之围。

B. 九月,曹操出兵与袁绍交战,在没有获胜后实行坚壁清野之策略,并有针对性地运用霹雳车投石、挖长沟等战术挫败了袁军的进攻。

C. 和袁绍在官渡相持之初,曹操军力少,粮食匮乏,士兵疲惫,又有很多百姓反叛,归附了袁绍,居于劣势,在作战中也很难取胜。

D. 袁绍刚愎自用,沮授两次劝谏,袁绍都没有听从,反而怀恨沮授,削弱他的势力;曹操则礼贤下士,认真听取荀攸、荀彧的计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济乎?

(2)操患之,与荀或书,议欲还许,以致绍师。

14. 荀彧在给曹操的回信中援引了楚汉相争的史实,其用意是什么?

【答案】10. B 11. C 12. B

13. (1)主上满足于自己的志向,臣下追求他们的功利;悠悠的黄河水啊,我还能渡过去吗?

(2)曹操担心这种情况,就给荀彧写信,商议想撤军回许都,来引诱袁绍的军队。

14. ①说明曹军粮草不足的情况并未达到十分紧张的地步;②强调此时若先撤军就会处于劣势。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曹操派张辽、关羽先去进攻。关羽望见颜良兵车上的旌旗伞盖,策马直入,在万军之中刺死颜良,砍下他的头颅回营,袁绍的军队当中没人能够抵挡。曹军于是解除了白马之围,将白马的百姓沿着黄河向西迁徙。

“羽望见良麾盖”主谓宾齐全,后面断开,排除AC;

“刺良于万众之中”状语后置,其后应断开,排除D。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恨”,仇恨/遗憾。句意:袁绍没有批准,而且怀恨在心/遗憾的是天刚刚放亮。

C.“文中指袁绍的身份地位”错误,文中用“布衣”强调袁绍只是普通人中的英雄,强调个人能力。

D.正确。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实行坚壁清野之策略”错误,文中没有关于“清野”的交代。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盈”,满足;“务”,追求,“济”,渡河。

(2)“患”,意动用法,以……为患;“书”,写信;“师”,军队。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今谷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可知,荀彧认为曹军粮草不足的情况并未达到十分紧张的地步。

由“是时刘、项莫肯先退者,以为先退则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可知,荀彧强调此时若先撤军就会处于劣势。

参考译文:

袁绍派大将颜良进攻驻扎在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沮授说:“颜良性情急躁,气量狭小,虽然骁勇,但不能独当一面。”袁绍不听。建安五年夏季四月,曹操北上救援刘延,荀攸说:“现在我们兵力太少,敌不过袁绍,必须分散敌人的兵力才行。您到了延津,装出要渡过黄河进攻他们后方的样子,袁绍必然会派兵向西迎战,然后您再轻装前进,袭击白马,攻其不备,就可以擒获颜良。”曹操采纳了荀攸的建议。袁绍听说曹军渡黄河,就分派兵力向西拦截曹军。曹操于是率军昼夜兼程赶往白马,距离白马不到十余里时,颜良十分吃惊,前来迎战。曹操派张辽、关羽先去进攻。关羽望见颜良兵车上的旌旗伞盖,策马直入,在万军之中刺死颜良,砍下他的头颅回营,袁绍的军队当中没人能够抵挡。曹军于是解除了白马之围,将白马的百姓沿着黄河向西迁徙。袁绍率军渡过黄河追击曹操,沮授劝他说:“战争的胜负变化无常,不能不慎重考虑啊。现在应当驻扎在延津,派兵夺取官渡,如果能取胜,再回来迎接大军也不晚;如果(渡过黄河)失利,我们就全都没有退路了。”袁绍不听。沮授在将要渡河的时候叹息说:“主上满足于自己的志向,臣下追求他们的功利;悠悠的黄河水啊,我还能渡过去吗?”于是称病辞职。袁绍没有批准,而且怀恨在心,再次裁减他的部队,一起归属郭图指挥。建安五年九月,曹操出兵与袁绍交战,没有取胜,又退回来,加固壁垒不出战。袁绍在营中建造望楼,堆起土山,向曹操营中射箭。曹操营中的人都要用盾牌挡着箭才能行走。曹操就制造霹雳车,发射石头来猛击袁绍的望楼,望楼全部被击毁。袁绍又挖掘地道来攻击曹操,曹操就在营中挖长沟来抵御。曹操兵少,粮食也要用完了,士兵疲倦乏累,百姓也被繁重的赋税徭役折磨得痛苦不堪,有很多的人反叛曹操归附袁绍。曹操担心这种情况,就给荀彧写信,商议想撤军回许都,来引诱袁绍的军队。荀彧回信说:“袁绍把他的部队全部集中在官渡,准备和您一决胜负。您以最弱来抵御最强,如果不能克敌制胜,就一定会被他打败,这正是决胜天下的关键时刻。况且袁绍只不过是普通人中的英雄,能够招揽人才但不能任用他们。凭您的威武明智,再加上(用天子的名义进行讨伐),名正言顺,做什么能不成功?现在粮草虽然很少,但还没有达到楚军、汉军在荥阳、成皋对峙时的那种局面。当时刘邦和项羽都不愿意先撤军,是因为先撤军就会处于劣势。您以袁绍十分之一数量的军队就地坚守,扼住袁军的咽喉,使他们无法前进,已经半年了,真实情况显露,对方势力衰竭,必定要发生变化了。现在正是出奇制胜的时候,不要错失良机。”曹操听从了荀或的劝告,继续坚守营寨,与袁军对峙。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凉思

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①兼春②远,南陵③寓使④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注】①北斗:北斗星,这里指皇帝驻居的京城长安。②兼春:兼年,两年。③南陵:今安徽省南陵县,唐时属宣州。④寓使:托去传信的使者。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凉思》诗写了诗人初秋夜晚的一段愁思,前两句主要写“凉”,后六句主要写“思”。

B. 《凉思》诗中后四句,描写了诗人进退两难的境地和对友人的猜疑,情思悲愁抑郁。

C. 《锦瑟》诗中诗人以“无端”描述锦瑟的五十弦,流露出自己虚度时光的愧悔之情。

D. 《锦瑟》全诗情感复杂而难以言说,诗中庄周梦蝶的典故具有缥缈、迷离、恍惚的特点。

16. 请比较赏析两首诗表现手法的异同。

【答案】15. C 16. 相同点:都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手法。《凉思》中“疑误有新知”想象对方有了新的朋友,《锦瑟》中“庄生”“望帝”“珠有泪”“玉生烟”等也充满了想象。不同点:《凉思》诗多处直抒胸臆,如“永怀”;《锦瑟》诗使用典故、象征、暗示等手法,通篇委婉含蓄。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流露出自己虚度时光的愧悔之情”说法错误,“无端”二字流露出诗人心底的嗔怨。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相同点:都运用联想与想象手法。《凉思》中“疑误有新知”疑心你有新交而把老友忘记,想象对方有了新的朋友,《锦瑟》中“庄生”“望帝”“珠有泪”“玉生烟”等也充满了想象。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

不同点:《凉思》诗多处直抒胸臆,如“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我永远怀念当时那美好时节,今日重倚槛前不觉时光流逝;“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远隔天涯我屡次占卜着美梦,疑心你有新交而把老友忘记。

《锦瑟》诗使用典故、象征、暗示等手法,通篇委婉含蓄。中间两联共用了四个典故,呈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绪。庄生梦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寻的执著;沧海鲛泪,具有一种阔大的寂寥;蓝田日暖,传达了温暖而朦胧的欢乐。诗人从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样的神奇、空灵,他的心灵向读者缓缓开启,华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触等皆融于其中,却只可意会不可言说。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却不明确表达,而是借助朦胧而有象征、暗示意味的画面,让读者自己去揣摩、体会,从而造成了迷离惝恍而又绮丽哀伤的诗歌意境。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两句再现了刘裕北伐的煊赫气势,引发了后世的无限感慨。

(2)《登泰山记》中,姚鼐选择的路线是循中谷入,“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_________,_______”,登山的过程相当艰辛。

(3)古人写诗词,常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来抒发对盛衰兴亡的感慨,如“____,____”。

【答案】 ①. 金戈铁马 ②. 气万里如虎 ③. 道中迷雾冰滑 ④. 磴几不可登 ⑤. 过春风十里 ⑥. 尽荠麦青青(示例二: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示例三: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戈”“磴”“荠”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荷马史诗与《旧约》故事在叙事风格上 ① 。荷马史诗叙述完整而周到,各种事件都发生在前景,连接紧密,表述从容,什么都不隐瞒;《旧约》故事则朝着一个目标发展,只突出对人物行动有用的部分,其余则任其模糊不清。这跟荷马所写为上层社会的生活而《旧约》的对象却是不分阶级的游牧或半游牧部族成员有关。

《红楼梦》与《水浒传》在写法上的区别不也如此吗?《红楼梦》像荷马史诗,事无巨细,皆刻画无遗,工笔细描,笔笔都勾连开去;《水浒传》像《旧约》故事, ② ,一气呵成,朝一个目标进发,只突出聚光灯下的行动,其余都模糊成背景。这与顾随的说法高度吻合:“《红楼》有时太细,乃有中之有,应有尽有;《水浒》用简笔,乃无中之有,余味不尽。”这是因为,两者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形态有显著不同。大观园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作者乃耽于文字的声色,讲究细节的丰缛与感官的华美。而梁山泊则 ③ ,杀机四伏,说话人线条比较粗放,常有“说时迟,那时快”的强烈动感。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案】18. ①迥然不同 ②删繁就简 ③险象环生

19. 这跟两者所描写的对象有关:荷马写的是上层社会的生活;《旧约》的对象则不分阶级,是游牧或半游牧部族成员。

20. ①构成:《红楼》和《水浒》为对比对象,二者在笔法的繁简上形成对比。

②表达效果:运用对比手法,可以更好地揭示二者在笔法繁简上的不同,使其差异更为鲜明,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后文“荷马史诗叙述完整而周到,各种事件都发生在前景,连接紧密,表述从容,什么都不隐瞒;《旧约》故事则朝着一个目标发展,只突出对人物行动有用的部分,其余则任其模糊不清”可知,荷马史诗与《旧约》故事在叙事风格上差别特别大,所以可用成语“迥然不同”。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一点儿也不相同。

第二空,根据“朝一个目标进发,只突出聚光灯下的行动,其余都模糊成背景”可知,《水浒传》在写法上的特点是只简明扼要地突出一部分内容,其余的不做过多介绍,所以可用成语“删繁就简”。删繁就简:除去繁杂的,使之简明扼要。

第三空,根据《水浒》内容以及后文“杀机四伏”可知,此处的意思是梁山泊上危险的情形很多,所以可用成语“险象环生”。险象环生:形容危险的情况连续不断地出现。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长句变短句的能力。

解答此题方法是将长句划分层次,找出主干句,再把非主干句分成几个层次,每一层作为一个短句出现即可,注意不要丢掉信息,不改变原意。

本句的主干结构为“这跟……有关”,然后将几个非主干句提炼出来,第一句是“荷马所写为上层社会的生活”,第二句是“《旧约》的对象却是不分阶级的游牧或半游牧部族成员”;然后填补主干句中的内容,由两个非主干句的内容可知,主干句应为“这跟两者所描写的对象有关”;最后将这几句话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连缀成通顺的句子即可。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构成:由“《红楼》有时太细……;《水浒》用简笔……”可知,该句是将“《红楼》”与“《水浒》”作为了对比对象,对比的主要内容是《红楼》和《水浒》笔法的繁简。

表达效果:对比的作用是突出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使形象更加鲜明,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该句中作者将《红楼》和《水浒》的写作笔法进行了对比,将这两者的差别更加明确的摆在读者面前,使差异更为鲜明,突出强调了二者在笔法繁简上的不同,给读者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没有一种疾病,像结核病那样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它是穷人的疾病, ① ;它受到君主制王族的青睐,又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所重视; ② ,又是极具神秘色彩的“国王病”——一代代的国王,希图通过医治此病来显示自己的“君权神授”。

更为奇特的是,它甚至成为一种审美对象,被写进书中。人们可以读到,现实主义作家通过对它的描写,来揭示和诅咒造成穷困的社会制度;浪漫主义作家通过对它的描绘,来歌唱波希米亚的生活方式。有人视其为“丑”和“死”的伴侣,避之犹恐不及;有人则奉之为“美”的顶峰,渴望获得凄美死亡的愉悦归宿。较之于别的疾病,结核病 ③ 。因此,研究肺结核的历史,不能是纯医学的疾病史,而应涉及此病的社会文化背景。

21.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B. “还小呀,我都已经——”我突然问她,“你今天去中山公园玩吗?”

C. 他们微叹着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D. 我要去到湛蓝的千岛湖边,寻找我那童年时的最爱——美丽的红蜻蜓。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15个字。

【答案】21. D 22. ①又是富人的疾病

②它是普通的传染性疾病

③确有其更丰富的文化背景(或“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

D项和文中的破折号都表示解释说明。

A.破折号表示引文的出处,

B.破折号表示话题的转换,

C.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故选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结合前后文“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受到君主制王族的青睐”可知,此病关涉范围很广,对应“是穷人的疾病”,可推广到富人,应填“又是富人的疾病”。

②此处对应“极具神秘色彩”,是说疾病的普通性质,可填“它是普通的传染性疾病”。

③前文说此疾病关系到各类文化现象,对应结尾“应涉及此病的社会文化背景”,可知是说有丰富文化内涵,应填“确有其更丰富的文化背景”或“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汉朝初期,有个人想把一匹千里马献给汉文帝。汉文帝听说后,就带着文武百官出来看马。文武百官纷纷表示只有当今圣上才配得上这匹马,汉文帝则说:“我骑马出门的时候,前面有仪仗队,后面有护卫队,一天最多走五十里路,我骑这样的千里马有什么用呢?”汉文帝这番话一出,文武百官顿时安静了下来。

作为新时代青年,你读了以上故事有何感想?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为历史故事,由“献马”“看马”“论马”三部分组成。有人想把千里马献给汉文帝,文武百官认为圣上才配得上这匹马,而汉文帝则认为这匹千里马对于他来讲没有意义。关于立意,我们可以从材料入手。从“有个人想把一匹千里马献给汉文帝”和“文武百官纷纷表示只有当今圣上才配得上这匹马”可以看出,他们认为“千里马”这样的良才当为汉文帝所用。如果立意,可以匹配这个角度入手,好马需要配英雄,不能浪费了千里马。从汉文帝分析自身具体情况,“我骑这样的千里马有什么用呢?”和“文武百官顿时安静了下来”可以看出,千里马固然可贵,理性认识价值更高,说明汉文帝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有自知之明,并且对问题也有理性的认识,他认为千里马就要让它实现千里马的价值,不能因为自己骑行就埋没了它的价值,汉文帝对自身情况的清醒认知和理性思考值得赞扬。因此,立意的时候,可以实事求是,理性认知,自明者智这个角度立意。再深度挖掘,那么千里马应用到何处呢?自然应该用到能让它施展才华的地方去。因此,可以立意为:提供舞台,助其实现价值等。

综合材料来看,无论是“献马者”“文武百官”,还是“汉文帝”,都是围绕着“千里马之用”展开的议论。审题立意时可以此为基本点,进行构思写作。本题的任务要求包含了三个关键词:“新时代青年”“自身发展”“读后感”。具体来说,“新时代青年”是身份要求,“自身发展”是内容要求,“读后感”是文体要求。具体写作时,应注意读后感这种实用文体“引一议一联一结”的基本格式。

立意:

1.自明者智,理性认知。

2.物尽其才,人尽其用。

3.实事求是,行正言直

x